中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存在三大问题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消费者只要拥有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理财或交易,这就是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与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的结合,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移动电子商务应运而生。
消费者只要拥有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理财或交易,这就是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与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的结合,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移动电子商务应运而生。但是传统电子商务的信用安全、经营模式等问题悬而未决,它们会不会继续困扰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笔者近日拜访了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著名的电子商务专家吕廷杰教授,他对当前中国移动电子商务面临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中国整个电子商务产业已经发展到了比较务实的、赢利的阶段,但是涉及到在实施和操作的层面,还遇到支付、信用认证等实际问题。电子商务对其他行业已经产生很大的影响。影响最大的是流通业,流通业面临着提高效率的问题而配套设施的建设需要长期过程;再广泛一点,电子商务让服务业的效率提高了,变得更人性化了。
目前流通业遇到一个重要瓶颈,就是电信业和金融业的融合问题,因此正面临转型这个大形势的电信业有三个转型方向:一是电信和商务的融合,典型的是电信类电子商务;二是电信与娱乐的融合,象手机游戏等;第三是电信与媒体的融合,如手机杂志等。
手机支付的症结何在?
对于电信与金融的融合,移动电子商务的一个关键点是把手机作为一种支付手段。这既方便消费者,又彻底中国的银行各种借记卡、支付卡普及程度不高的问题。某种意义上,中国可以说越过了发达国家“卡”的阶段,走到了真正电子货币阶段。电子货币的特点是可以通过任何通信网络,报出用户的身份特征和拥有的支付权利,而与卡却没有关系。
很多人认为移动支付在日韩欧美发展,作为一种即时电子商务手段非常好地解决了资金流的瓶颈。然而,在中国却受到政策的限制。在中国我们叫“诸侯”经济,各部门都有自己的利益,跨部门管理的麻烦很多。当移动支付牵涉到国家金融监管以及银行体系的各部门时遇到很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1、症结在于运营主体
中国发展手机支付的症结在哪呢?
电子支付的商业模式可以有多种。一种是以运营商为主的代收货款模式。如发展预付费卡,信誉度较高的金卡银卡可以用手机透支付款。这种模式能给运营商带来非常好的效益,所以运营商非常愿意做。然而,金融部门希望以银行为主体来做。因为如果以运营商为主体,那么运营商的现金流就非常好,“钱能生钱”,金融部门将会因此受到巨大的影响。国美为什么能做成巨大的房地产开发商?就是大量的代收货款带来大量的现金流。中国移动有3亿用户,如果每个人都花很多钱买东西的话,任何一个商业银行都不是中国移动的对手。由于这种担心,监管部门把这个最有前景的业务交给银行去做了,但是,这种做法又违背了手机支付的基本原则。
那么,深圳为什么出现了消费者拒绝拿银行借计卡进行刷卡的事情呢?原来,银行认为以银行为主体进行运作,支付的额度太小;为了几元的交易额,银行需要拿钱购买网络运营商的通信服务,如确认短信、请求短信以及相关的很多加密措施的额外服务。方便了刷卡用户,自己赚到的钱还不足以支付手机通信费。相关调查表明:在中国大概200元以下的电子支付银行就不愿意做了。
“这个症结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国的银行应该重视这件事,研究出监管运营商的措施。”
2、支付应该走中国特色
其实,小额支付和微支付是一种十分典型的移动电子商务。因为手机支付适合渴了买瓶饮料、100元电影票等这些小支付,而这种模式银行又不太愿意去做。
运营商做电子商务已经是跨行业经营,而这是信息化的必然产物。因为信息化中的电子作为支付手段必然渗透到各个领域,而其中对普通消费者有利的模式是以运营商为主体的小额支付。当然,这需要银行对运营商的支付做一定的监管,比如要求每天进行电子汇兑、电子结帐等,假如这些核对弄清楚的话,不会有太大问题。手机支付应该作为一个突破口,需要有关部门尽快去协调。
“由于中国银行借计卡的普及率与欧美国家无法比拟的,所以在全球电子商务支付问题上,中国应该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现在腾讯公司的聊天、盛大公司的网络游戏都已经收费,用户花钱买卡后就能支付了。这是一种很好的电子支付手段,它稍微延伸就成了强大的网上支付手段。作为典型的预付费,钱不是交给银行而是交给腾讯或盛大公司,用户持的卡也被限制用来聊天或玩游戏,如果卡的权限扩展到允许买东西,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这种支付方式已经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移动运营商的运营。与手机支付一样,这种支付确实需要金融的限制。比如为了消费者安全的考虑,应该有一个支付的最高额度。
文章来源:《中国电子商务》 网址: http://www.zgdzswzz.cn/zonghexinwen/2020/1013/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