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研究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58%由企业自己培养,而高校培养仅占18%,比例偏低。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对跨境电子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58%由企业自己培养,而高校培养仅占18%,比例偏低。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对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能力素质要求较高,而高校在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定位、实践教学手段、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属于探索阶段,两者之间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而高质量高素质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是推动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助推器。因此,高校要积极地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从改变教学思维观念、改善课程体系、建立实训基地、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方面着力,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市场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为了适应新形势下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对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笔者从跨境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入手,分析其意义、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从而推动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可持续发展。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是对实践性要求很高的学科,需要的是既懂贸易又懂电子商务的复合型人才,实践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一带一路”政策为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开辟了新市场
“一带一路”政策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对外贸易的转型与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了我国与沿线国家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战略为跨境贸易开辟了新市场,提供了新机遇。截至2018年3月,“一带一路”沿线共计71 个国家加入;2018年,进出口总额为1.3 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6.3%。由此可以看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作为新型的对外贸易组成部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已成为实施“一带一路”政策的重要方式。因此,高校在政策的指引下,要不断地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满足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对人才的要求。
(二)跨境电子商务实践教学要符合“一带一路”政策对人才的要求
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不断深入,对跨境电子商务实践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高校要重视实践教学,设置符合“一带一路”需求的课程。首先,要加大跨境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实践课程设置要灵活多变,考核的方式也不能单一,要大胆创新。例如,预留8 节或16 节课,让学生自由设定上课内容,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开展实践内容,其余的学生进行评分。其次,跨境电子商务实践教学设置要考虑市场的需求。需求的不同,实践课程的侧重点也会不一样。例如,跨境电子商务运营偏重营销、跨境电子商务技术偏重技术的研究。因此,在“一带一路”政策的指引下,高校在培养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时候,要重点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才能培养出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存在的困难
2018年,我国在上海举办了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助力进口跨境电子商务市场更快发展。同时,也说明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在未来对人才的需求将更大。高校也在积极应对这种变化,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以及安排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实践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
为了适应“一带一路”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国高等院校纷纷开设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来弥补这个缺口。但是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专业还处于探索阶段,实践课程和体系设置也处于初期研究阶段。同时,跨境电子商务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不仅涉及计算机技术、经济学等课程,还要开设相关的国际商务、国际贸易规则与实务等课程。这可能会出现实践课程的设置杂乱无章、重点不明的局面。
(二)师资力量的不足
目前,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师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理论知识不健全。跨境电子商务教师大部分不是本专业毕业的,因此系统的理论学习不足,导致培养的学生欠缺理论知识,难以应对跨境企业的工作要求。第二,实战经验较少。大部分高校教师无实战经验,缺少真实的企业工作经历。教学过程中容易与实际脱节,导致学生对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较弱。第三,既会教学又懂实战的教师少之又少。高校教师理论知识相对于企业人员较全面,而企业人员的实践经验往往强于高校教师,两者都很全面的教师很难找到,从而影响人才的培养。
文章来源:《中国电子商务》 网址: http://www.zgdzswzz.cn/qikandaodu/2020/0917/412.html